开局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 持续惠企纾困提振行业信心

  2021年12月28日,文化和旅游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推进纾困政策落实与企业创新发展工作。这是文化和旅游部就持续用力抓政策落实、推动政策落地见效作出的再部署、再强调。

  2021年,多点散发的疫情给文化和旅游市场恢复与发展带来较大难度。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针对企业发展面临的难点,持续加大帮扶力度,出台各类惠企纾困政策,引导企业用好用足帮扶政策,积极练好内功,谋求创新发展。

  扶持力度不减弱

  2021年,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积极回应企业政策需求,联合多方力量,及时出台金融、税收等优惠政策,真金白银支持企业。

  文化和旅游部联合相关部门、机构,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大开发性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抓好金融政策落实进一步支持演出企业和旅行社等市场主体纾困发展的通知》等专项政策,加大普惠金融政策对企业的支持力度;与有关职能部门积极沟通协调、争取支持,推动相关阶段性纾困政策延期,延长免征文化和旅游服务收入增值税、免征文化事业建设费、中小企业以工代训扩围等政策的实施期限。

  针对受疫情持续影响的旅行社行业,文化和旅游部将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补足期限延至2022年底。同时,持续推进使用保险缴纳质保金试点工作,目前试点工作已在10个省份有序开展。

  地方文化和旅游部门也积极响应文化和旅游部要求,按照当地党委、政府部署,结合企业需求,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

  “目前,我们拿到了10万元的奖补,银行贷款补贴等也正在审核之中。好钢用在刀刃上,我们将把这笔资金用于人员培训和团队业务补贴。”2021年暑期江苏局地发生疫情,旅游行业损失严重。2021年9月,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省财政厅出台《关于助力文旅企业应对疫情影响加快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江苏金陵商务国际旅行社便是获得扶持的企业之一。“这些政策切实帮助了企业纾困,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该旅行社总经理李靠山说。

  吉林省突出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出台20条具体措施,支持文旅企业发展;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等印发《关于用好普惠金融政策支持中小微文化企业和旅游企业繁荣发展的若干措施》,将文旅列为金融优先支持行业;陕西在2020年补助涉旅企业831.1万元基础上,2021年再拿出999.6万元用于补助,补助对象包括陕西省2019年度接待入境外国人旅游人数排名前30的旅行社、1123名专职外语导游、39项旅游演艺节目以及26家承接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接待任务的四星级和五星级旅游饭店等。

  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会长、山东大学旅游产业研究院院长王德刚表示,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门出台的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对于靠现金流支撑日常运营的旅游企业来说,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政策托底作用。特别是旅行社企业,可以将暂退的质保金等用于产品创新研发,开展员工培训、保障人才“家底”等,让企业在市场低迷情况下仍可存续并谋求创新发展。

  惠企服务有实效

  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聚焦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从扩大政策覆盖面和知晓度、提高惠企服务水平等方面持续发力——文化和旅游部门户网站上线“文化和旅游企业政策信息服务专栏”;举办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投融资培训班;召开支持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纾困发展政策解读电视电话会议;组织开展中小文化和旅游企业服务月活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落实支持文化和旅游企业发展的通知》,并发布第一批落实纾困惠企政策工作典型经验。一系列务实举措围绕企业急难愁盼,推动政策真正落地落实。

  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结合当地实际,创新形式做好惠企服务。

  吉林省举办“中国知名文旅企业走进吉林暨吉林省文旅产业投融资大会”、上线“吉企银通”APP文旅专区,提升金融政策效能;重庆、四川、甘肃等地通过组建政策宣讲小分队、建立政策咨询专线、建设政策服务平台等方式,开展涉企政策精准推送;内蒙古推进领导干部包联景区,帮助景区解决实际困难……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以实实在在的服务举措尽力帮助企业解决难题。

  “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主动作为,搭建服务平台,让更多中小文化和旅游企业及时了解纾困政策,较好地满足了企业纾困和发展需求。”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胡抚生建议,下一步,要继续完善针对中小文化和旅游企业的纾困服务平台建设,及时收集企业需求,扩大政策的覆盖面,加强政策效果评估,做到精准纾困。同时,加强对文化和旅游企业的市场信息服务,协助企业研判市场新需求、新趋势,引导企业努力开拓新市场、寻找发展新空间,实现提质增效。

  创新发展不止步

  在一系列帮扶政策引导下,旅游企业主动出击、积极应变,努力化危机为契机。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人们对近距离都市休闲游、近郊乡村游等周边游需求增加。不少旅游企业聚焦本地游、微度假产品开发,市场反响良好。2020年3月上海恢复本地游时,上海春秋旅行社创新推出了“微游上海”系列产品,并根据市民、游客的体验反馈和需求变化推动产品更新迭代。其中,2021年9月推出的第六代产品“建筑可阅读专线车”,通过“观光车+微旅游”形式,将上海特色建筑转化为旅游资源,受到市民、游客欢迎。

  为更好满足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人们对于健康和安全的需求,华住集团2021年对“安心360”服务品牌进行升级,推出多项安全无接触服务。得益于一系列探索,2021年第二季度,华住集团整体盈利水平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

  结合剧本杀、电竞等在年轻消费群体中的热度,景区、酒店等旅游企业积极研发新产品、打造新业态。2021年国庆节假期,浙江宁波象山影视城景区推出原创剧本杀《万历十五年》,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几乎场场满员。

  针对疫情给人们出游带来的变数,同程旅游积极拓展经营思路,通过“旅游+直播”营销方式,推出“预约未来旅行”活动。消费者可“提前订、随时退”,出游自主性更强。其中,“三亚随心游”产品预售期间,线上观看直播人次达70万。

  “旅游企业主动求变,一方面可以‘活下来’,为行业复苏保留‘火种’;另一方面也通过适应市场需求、积极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增强自身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对于旅游业壮大和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副教授吴丽云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