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保险科技“十四五”发展规划》

  12月29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简称“保险业协会”)在北京正式发布《保险科技“十四五”发展规划》(简称“规划”)。这是保险行业首次以行业共识的方式发布保险科技领域中长期专项规划。

  规划涵盖了保险业科技战略、科技赋能、业务发展、风险防范、科技基础等科技建设各个层面内容,为保险机构制定自身的科技发展规划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在整体目标方面,规划指出,“十四五”期间保险科技发展的目标是:到2025年,我国保险科技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保险与科技深度融合、协调发展,保险科技应用成效显著,保险科技水平大幅跃升,人民群众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保险产品和服务满意度明显增强,我国保险科技发展居于国际领先水平。

  规划制定了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落实目标。例如,在科技投入方面,规划提出推动行业实现信息技术投入占比超过1%、信息科技人员占比超过5%的目标;在服务能力方面,提出推动行业实现业务线上化率超过90%、线上化产品比例超过50%、线上化客户比例超过60%、承保自动化率超过70%、核保自动化率超过80%、理赔自动化率超过40%的目标;在创新应用方面,提出推动行业专利申请数量累计超过2万个的目标。

  考虑到保险机构在发展进程中由于类型、规模及所处阶段不同,在科技发展方面存在的较大差异,规划明确提出鼓励差异化的发展目标,比如在科技投入方面,提出“十四五”期间大中型保险公司信息技术投入占比超过1%,小微型保险公司投入占比超过1.8%。同时,鼓励保险机构结合自身优势性资源、阶段性需求和具体战略目标制定多元化、差异化的保险科技实施方案,以特色化发展路径推动保险行业协调健康稳定发展。

  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相关国家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大背景下,规划从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外包风险、第三方合作风险、信息系统运营韧性、新技术应用风险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应对举措。

  根据保险业协会前期调研数据统计,自2018年以来,保险行业信息科技累计投入达941.85亿元。截至去年,行业信息科技正式员工数量超过2.6万人,占正式从业人员数量的2.51%。保险科技作为金融科技在保险业中的具体体现,在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会长邢炜表示,未来,需要在推动保险科技发展中注重加强几个方面的认识:

  一是准确认识科技创新给保险带来的“变”与“不变”。无论保险科技如何赋能或重塑保险行业,保险最根本的保障属性不会改变。要积极应用保险科技,锚定保险保障本源,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解决风险保障和经济补偿问题。

  二是确保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匹配与同步。保险科技发展的原动力来自于技术创新,保险科技应用质量与成效与保险行业制度创新密切相关。制度创新应着力推动保险科技负面清单制度,促进监管创新机制建立,着力推出针对新技术与业务领域的行业标准,加强技术应用和场景拓展的规范建设。

  三是重视基础研究和新技术多方合作。保险行业要真正实现技术赋能高质量发展,必须重视新技术的基础研究,深耕数字化技术底层逻辑与科学理论。需要行业企业、科技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相关政府机构等开展深入合作研究,同时,加强与国际机构的技术合作与交流共享,夯实我国保险科技研究基础。

  四是加强保险科技新型风险防范。保险科技应用传递速度快和涉及面广的特点,致使其产生的新型风险及危害,显著高于传统模式。行业要加强对保险科技新风险传播的机理分析,明确风险传播规律和关键控制点,把握好技术创新与风险防控之间的平衡,切实做好风险防范,确保科技应用赋能的健康发展。

  刑炜表示,下一步,保险业协会将围绕《保险科技“十四五”发展规划》,致力于保险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促进保险与科技深度融合、协调发展,提升保险科技在普惠保险、绿色保险、农业保险、巨灾保险、责任保险、健康养老保险等领域的应用成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