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江区生活垃圾分类农村、城市“双面推进”

  根据芜湖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总体部署,2019年市区范围全域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实现100%全覆盖,试点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工作。记者了解到,鸠江区结合辖区城市、农村并存的现状,围绕城市生活垃圾“四分法”、农村生活垃圾“两次四分法”,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务求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实效。
  
  万科城南区有经验 城市、农村齐发力
  
  2018年下半年以来,鸠江区率先在万科城南区、鸠江区政府、市政府三个场所试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进行,投入资金132.3万元,投放全类智能化回收设备42套。试点区域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分类处置逐步走上正轨,积累了一定的有用经验。2019年6月全市垃圾分类工作启动以来,鸠江区结合实际,在试点的基础上,迅速研究出台了《鸠江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鸠江区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鸠江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细则(试行)》及相关配套方案,从制度指导上给下一步工作开展打好基础,形成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四分法”,即“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其他垃圾”;农村生活垃圾“两次四分法”,即“农户源头将垃圾分为会烂垃圾和不会烂垃圾,村保洁员对不会烂垃圾进行二次分拣为好卖垃圾和不好卖垃圾”两套体系。
  
  广泛宣传让“生活垃圾分类”家喻户晓
  
  记者了解到,一直以来,鸠江区多途径并行,努力营造铺天盖地、家喻户晓的“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氛围。首先是组织开展垃圾分类主题宣讲。成立了11支专题宣讲队伍,目前已组织开展进机关、进镇街、进村居社区大型宣传活动20场,专题培训6场,现场参观讲演11场,覆盖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学生、村居民2万余人。第二是发挥宣传载体阵地作用。广泛利用户外广告牌、电子显示屏、公厕指引牌、长江大桥引桥立柱等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在城东新区设置了两处街头景观,印制并发放了宣传折页3.5万份,多方位多层次形成浓厚宣传氛围。第三是建设垃圾分类宣传亭。在市政府、辖区镇街设置了垃圾分类宣传亭10套,布设分类垃圾桶72个。第四是建设垃圾分类宣教基地。在万科城小区北门建立了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教育基地,通过组织社会公众、广大学生参观,不断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五是登门入户全民发动。发动党政机关、社区村居、志愿者队伍等多方力量,安排人员走进辖区内市、区党政机关、小区居民楼,登门入户宣传引导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落实责任分工 全面统筹推进
  
  鸠江区各镇街、开发区根据城市、农村不同特点,结合区域状况和居住小区特点,落实责任分工,全面启动垃圾分类工作。一方面,完成垃圾分类对象摸底和费用测算。对涉及到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共机构、商业广场、公交首末站、村居等分类对象的基本情况全面摸底,建立基础本底资料台账,测算所需费用。同时,制定垃圾分类设施购置计划,着手垃圾站配套升级改造、农村阳光堆肥房建设等工作。另一方面,启动面上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由区城管局统一采购了分类垃圾桶,从硬件配置上在党政机关配置到位。同时,镇街、开发区、城管局、政府办、教育局、住建局等相关主体责任单位,切实履行工作职责,率先在全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团组织、商场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农村地区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选择2-3个村,整村推广金华市农村生活垃圾“两次四分法”经验,统一采购“会烂垃圾”、“不会烂垃圾”两类垃圾桶发放到户。选址建设阳光堆肥房,实现会腐烂垃圾生物发酵制肥资源化处置和太阳能垃圾减量化处理,打造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村。
  
  规范化收运 分类化处理
  
  首先是完善收运设施。加快分类收运车辆、分类收集设施、垃圾转运站改造等工作,建设兼具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再生资源投放点功能的垃圾转运站,实现“一站多用,多点合一”。再者是分类收运分类处理。鸠江区采用绿色宣传装饰厨余垃圾车,用黄色宣传装饰其他垃圾车,每日早晚各一次,分类收运。将厨余垃圾由运营单位送至芜湖市桑青环保的厨余垃圾处理厂;将其他垃圾送至芜湖市绿洲环保生活垃圾焚烧厂处置;可回收垃圾由巡检员按照纸张、玻璃、塑料、金属进行分类存储,一定量后由物资回收公司进行统一收集,资源再利用;有毒有害垃圾,由专职巡检员进行分类,密闭储存,定量后送至专业处置中心统一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