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传华:拾荒8年代偿“良心债”

  一个普通农民、一本小小的账本、一条艰辛的偿债之路,其中的辛苦无法想象。然而,朴实的代传华却觉得,“一个人活着就得讲诚信,把债还了才对得起良心!”


  2009年,代传华在家附近一家油厂负责粮油代收代发兑换。老板知道他一贯厚道,便将粮油兑换点放在了代传华家。附近群众也相信代传华的为人,从来不会缺斤少两,便纷纷将菜籽送来兑换成粮油,随时取用。


  不料因为经营不善,老板携款“跑路”了。附近413户村民6万多斤粮油钱无法兑现,折合钱款18万多元。村民们慌了,纷纷上代传华家来讨债。当时代传华还开着一间杂货店,面对围在门外的群众,他无奈地告诉大家:“店里还有点东西,你们看值多少钱,先用油票换走吧!”老人苦心经营的小店三天不到就被搬了个空。


  虽然代传华也是受害人,但他认为老乡们当初将菜籽交给自己是出于信任,于是坚持要替失信老板还债。对于普通家庭来说,18万也许算不上是一个天文数字,然而代传华的生活远比一般人来得坎坷——家中三个儿子和一个孙女均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残疾,唯一的儿媳妇忍受不了家庭的贫困,丢下几岁大的孩子离家出走至今未归,生活的重担全落在代传华身上。有人于心不忍,告诉他:“欠钱的是老板又不是你,你也是个打工的,不用为欠我们的粮油担心,我们不用你还。”此时,代传华有无数的理由乘势往后一躲,可是代传华丢下一句掷地有声的话:“放心,只要我一天活着,一定把欠你们的都还上。”


  从那以后,年过六旬的代传华让妻子在家照顾病情较重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孙女,自己带上病情较轻的二儿子四处打工。钟点工、勤杂工、搬运工,不管多累多脏,只要能挣钱,代传华就带着儿子干。头几年,老人省吃俭用,一年还能还上几千元。后来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老人做不了重体力活,只能背上蛇皮袋,推起小推车,起早贪黑地捡拾废品。八年多的时间,代传华风里来雨里去,没买过一件像样的衣服,没休息过一天!他的全部收入——甚至包括家里的低保救助金,只要能省下来的,都被凑在一起。目前,18万多元的债务已经还清。


  代传华家有一个账本,上面记满了当年兑换粮油人的姓名、粮油数量,只要家中有点积蓄,他就通知村民带兑换凭证前来兑换。代传华一直强调:“我们老百姓过日子,只有讲话算数,才能挺直腰杆走路,日子才能过得舒坦。”


  多年来,在鸠江区汤沟镇三汊河社区,代传华代偿“良心债”的故事一直流传着。这位已年近古稀的老人成了当地村民教育孩子诚实守信的榜样。2017年7月,他登上了“中国好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