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信用体系建设成果丰硕

  开栏的话:


  “诚信建设万里行”芜湖接力活动于本月全面展开。即日起,本报开设“诚信建设万里行·芜湖站”栏目,集中推出一批稿件,反映我市信用体系建设的进展及成效,大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氛围,敬请关注。


  本报讯(记者王世宁周文瀚)12月14日,市发改委就我市信用体系建设进展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同时宣布为期两周的“诚信建设万里行”芜湖接力活动全面展开。


  会上,市发改委新闻发言人介绍了我市信用体系建设四方面进展情况。


  一是推进信用制度和平台建设。构建了五大信用建设体系,共发布各类信用相关制度文件122个。建成“一网一库一平台”,即“信用芜湖”网站、信用信息数据库和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数据覆盖全市所有部门和县区。


  二是推进重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登记公务员信用信息4000余条,将公务员信用记录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及考核重要标准。在金融、生产、流通、税务、价格、统计、工程建设、电子商务、中介服务业、会展广告、环保、医药卫生、教育、司法等20多个领域建立了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和红黑名单制度。初步建立了公务员、律师、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等重点职业人群信用信息系统。


  三是构建新型市场监管体系。将信用状况与申请财政资金奖补、参与招投标、投资项目申报、企业债券发行、相关行政许可、评先评优等挂钩,对有重大失信行为的,予以一票否决。市中院、市信息办联合我市三大通信运营商,为“老赖”们个性订制了“失信彩铃”,增加失信者的压力,从而主动清偿款项,修正失信行为。利用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全市各部门可通过平台上传和共享失信信息,建立失信联合惩戒工作机制。


  四是推进信用惠民便企应用。首批在16个市直部门88项行政许可事项中率先试行了“信易批”工作,让守信企业享受“绿色通道”。全市1012家企业在征信机构注册建档,已有258家企业获得中小企业信用贷款,总金额14.48亿元。为市民打造了专属信用积分——乐惠分,在就业、旅游、体育、医疗、文化、金融等领域和志愿活动、文明家庭评选、行政审批等事项中开通应用场景,提供涉及16家政府部门41项惠民举措。截至目前,我市已为全市520万余人生成了个人信用积分,授权开通的人数达到了7.3万人。


  为进一步推动城市信用体系建设,我市还将在12月17日至28日举办“诚信建设万里行”接力活动。围绕信用芜湖整体建设情况,梳理亮点做法,挖掘诚信典型,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活动,“百企万户亮信用”,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六宜”芜湖建设提供有力道德支撑和信用体系保障。


  据悉,作为全国首批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创建城市,近年我市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逐步建立,“守信受益、失信受限”的联合奖惩大格局基本构建,信用与经济社会的融合度不断提升。今年第三季度,我市在全国262个地级市中信用监测排名位列第三。